核心摘要:
中國外交貴在“特色”,旨在強調中國獨有的制度基礎和源遠流長的文明傳統,并緻力于走出一條與傳統大國不同的強國之路。黨中央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牢固樹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幹涉别國内政的優良傳統,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踐行平等的特有理念,堅持為國内發展和改革開放服務的第一要務,堅持開放包容、謙和大度的外交風範,切實走出一條與各國合作共赢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中國特色還體現在,明确提出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以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赢為戰略路徑,緻力于走出不同于既往大國争霸的“修昔底德陷阱”,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赢、共享。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緻力于開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态、安全、外交、國防等各領域進行深刻戰略調整,逐步形成關乎中國未來中長期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成長為世界大國的步伐堅定而從容。以此為基礎和訴求,中國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主動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赢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解惑釋疑,堅定中國戰略的和平發展走向,展現中國積極、建設性的國際合作能力以及與各國通過合作共赢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期待。與此同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綜合國力居于前列的東方大國,中國積極承擔更多、更重要的國際責任,并将之視為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切入點。
和平是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人類發展的終極追求。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基于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戰略抉擇。和平發展道路以中國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傳統為基礎,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作為國家的長期發展戰略,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适應中國國情與時代特色的發展之路。習近平指出,中國将堅定不移沿着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這對中國有利,對亞洲有利,對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動搖中國和平發展的信念。
中國的國際合作思想以變革自身為基礎,以融入國際社會為路徑,以漸進為核心方式,以内外兼修推動國際合作的展開與深入,體現出後來者應有的謹慎和大國應有的氣度。在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中,中國逐步确立了自己的戰略定位,提出了合作共赢的重要思想,進而完善了自己的理論架構。可以說,合作主義是中國既定的戰略路徑。
習近平指出,我們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赢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堅持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把合作共赢理念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思想是,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赢取代獨占,推動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共進。強調互利共赢精神,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主張世界各國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呼籲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這些戰略思想都體現出共赢主義的指向。共赢主義的戰略指向有着深刻的國内背景和現實基礎。正如胡鞍鋼指出的,中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不僅提出了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而且還要全面建設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一國内目标也決定了中國在世界發展中提倡共赢主義,共赢主義的核心目标和宗旨就是全世界各國人民一起共同打造更美好世界。共赢主義指向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的一顆璀璨明珠,體現着中國外交知行合一的精神品質。
文章摘自:《世界經濟與政治》,2017年第8期。 摘編:高建民
作者姓名:肖晞 工作單位: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
職稱:教授
原标題:肖晞: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的框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