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巴裡·布贊、理查德·利特爾著,劉德斌主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本書闡述了人類如何從分散的采獵群發展成為今天高度一體化的全球性“國際政治經濟體”約6萬年的曆史。它着重描繪了經濟的、國際的、社會的和軍事—政治的國際體系發展軌迹,以及這些體系和部落、城邦、帝國和現代國家這些人類組織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作者把諸種主流國際關系理論與世界曆史視角相結合,對國際體系思想提供了最系統、全面的闡釋,并試圖以此超越威斯特伐利亞“情結”的束縛,重構國際關系研究的理論體系,由此成為近年來國際學術界的一部抗鼎之作。
布贊和利特爾兩位教授對作為學科的國際關系學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認為其歐洲中心主義觀念、狹隘的曆史視角和理論上的破碎,使其無論在跨學科影響方面,還是在對過去和未來進行内在思考的能力上,幾乎都已經失去了任何價值。布贊和利特爾教授認為該書對重塑國際關系學,将其置于一個更廣闊的曆史視野,進行了有力的論證,展示出核心概念是如何可以經受時間的考驗,并為國際關系學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議程。
本書可供國際關系學、曆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專業的高校師生及研究人員學習參考,也可供社會讀者閱讀。